问题:
A、药品质量不合格B、药物制剂因素C、药物本身作用D、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变E、患者高敏性
问题:
A、促进吸收B、减少不良反应C、作用不同的靶点D、保护药品免受破坏E、延缓或降低抗药性
问题:
A、尼可刹米B、阿朴吗啡C、阿托品D、烯丙吗啡E、士的宁
问题:
A、纳洛酮和尼可刹米B、纳洛酮和烯丙吗啡C、纳洛酮和阿托品D、纳洛酮和士的宁E、纳洛酮和戊四氮
问题:
A、吗啡B、烯丙吗啡C、阿朴吗啡D、士的宁E、阿托品
问题:
A、吗啡B、烯丙吗啡C、阿扑吗啡D、士的宁E、阿托品
问题:
A、烯丙吗啡B、阿朴吗啡C、士的宁D、阿托品E、吗啡
问题:
A、罕见不良反应B、已知的轻微不良反应C、医疗事故D、新的不良反应E、严重不良反应
问题:
A、对环氧合酶-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B、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C、无抗炎作用的解热镇痛药D、对胃肠道无刺激性,且无酚羟基E、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问题:
A、降低凝血酶活性B、激活抗凝血酶C、增强维生素K的作用D、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E、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问题:
A、头痛B、牙痛C、痛经D、胆绞痛E、感冒发热
问题:
A、水钠潴留B、加重胃溃疡C、水杨酸反应D、阿司匹林哮喘E、瑞夷综合征
问题:
A、代谢物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B、代谢物水杨酸有药理活性C、可被多种组织的酯酶水解D、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E、阿司匹林中毒时,可用碳酸氢钠解救
问题:
A、pH值为2~4B、pH值为8~10C、pH值为4~6D、pH值为1~3E、pH值为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