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线路宜在地面平整、植被良好的地段采用浅挖低填方式通过B、线路宜沿山前斜坡及不同地貌单元的结合带通过C、线路宜避开地层呈多元结构或有软弱夹层的地段D、线路宜绕避地下水发育的膨胀岩土地段
问题:
A、岩层界限与地形等高线一致,V字形尖端指向河的上源B、岩层界限不与地形等高线一致,V字形尖端指向河的上源C、岩层界限不与地形等高线一致,V字形尖端指向河的下游D、岩层界限不受地形影响,接近直线
问题:
A、在渗流条件变化处,等势线可以不同的角度与流线相交B、不论何种情况下,等势线总与流线正交 C、流线间的间距越小,表示该处的流速越小D、等势线的间距越小,表示该处的水力坡度越小
问题:
A、干旱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B、高寒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C、气候区、土层容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D、气候区、土层透水性、干湿交替、冰冻情况
问题:
A、实测标准贯入击数相同时,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可能性大于饱和粉土B、标准贯入点深度相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越大,饱和粉细砂及饱和粉土的液化性越小C、粉土的黏粒含量越大,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小D、地下水埋深越大,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大
问题:
A、隧洞的洞口地段 B、隧洞的弯段C、隧洞的平直洞段 D、隧洞交叉洞段
问题:
A、砌体强度与高厚比B、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C、房屋类别、最小墙厚度、地震设防烈度及横墙的数量D、房屋类别与高厚比及地震设防烈度
问题:
A、基本上为直线B、向上凸的曲线C、向下凹的曲线D、随土的渗透系数变化,曲线形状不定
问题:
A、300mrn,0. 3m B、400mm,0. 8m C、500mm,1. 0m D、600mm, 1. 2m
问题:
A、罗尔定理不成立 B、罗尔定理成立,且ζ=2C、罗尔定理成立,且ζ=4 D、罗尔定理成立,且ζ=8
问题:
A、1/2~1/5 B、1/10~1/20 C、2~5 倍 D、10~50 倍
问题:
A、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C、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D、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问题:
A、粉土层中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B、塑性指数大于17的黏性土层中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C、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侧壁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D、安全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基坑侧壁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
问题:
A、加固土层的含水量w B、加固土层的渗透系数友C、加固土层的有机质含量 D、地下水的pH值
问题:
A、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 B、长期效应组合C、长期效应组合且计入地震作用 D、短期效应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