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未分类题库

问题:

下列历史现象最早出现的是

A.雕版印制《金刚经》B.火药武器用于战争C.用灌钢法制作钢刀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问题: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问题: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问题: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问题:

“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 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

问题: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问题:

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问题: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问题: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