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驻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驻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沉醉,为循手刃所害,谥曰敬候。
(选自《三国志?蜀书》)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B.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C.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D.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秦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B. 践位,文中指后主刘禅承继皇位。与“践位”意思相近的还有“履至尊”“君临天下”等词语。
C. 建兴,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 刺史,官职,汉初指出刺各地检核问事的官员;汉武帝时每部置刺史一人;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费祎出生于江夏鄳地,小时候父亲死了,靠族父伯仁拉扯成人。后来,刘璋召见费祎,伯仁就将他带人蜀地。
B. 费祎与董允一同乘坐简陋的车子前往许靖儿子的墓地。董允脸上露出难以乘坐的神色,而费祎“从前请先上”,始终无怨言,神态泰然自若。
C. 魏延与杨仪反目成仇,每次一见面都争论不休。费祎对他们直言劝说,晓以利害,让两人都发挥了各自的职能作用。
D. 费祎退魏军后封侯,主持国事政绩名望堪比蒋琬,即使在地方任职,朝廷重要的事情也要先征求他的意见请他决断,深受后主信任。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2)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
8. C 9. C 10. A
11. (1)孙权很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重臣),恐怕不能多次来(常来)我们东吴了。”(2)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军前往抵御。
● 参考解析
【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 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意思是“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
“群僚”是“逢迎”的主语,是说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故“群僚”应放在下一句,排除A项;
“初从南归”的主语是“亮”,所以“亮”应放在下一句,即“亮以初从南归”,且如断成“亮初从南”,则句中缺少谓语,句子结构不完整,排除BD两项。
故选C。
【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C项,“年号是我国从秦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错误,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的,不是秦初。
故选C。
【10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刘璋召见费祎”错误,从文中来看,“璋遣使迎仁,仁将祎游学入蜀”,可见应是“刘璋派使者迎候伯仁,伯仁就把费祎带到蜀地求学”。
故选A。
【1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器”,器重;“之”,代词,代费祎;“股肱”,名词做动词,成为辅佐的重臣;“数”,多次;“君天下淑德”,判断句。第二句中,“次”,驻扎;“于”,在;“假”,授予;“节”,符节;“御”,抵御。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知识扩展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县人。幼时父亲死了,依靠堂父费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入蜀,伯仁就把费祎也带到蜀地求学。正遇上先主刘备定都蜀地,费祎于是留在了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名气相当。这时许靖的儿子死了,董允和费祎打算一同去参加许子葬礼。董允向父亲董和说要一辆车子,董和便给他们派了一辆从后面开门的鹿车,董允面有难色不愿上车,费祎却抢先登上去。等到达安葬地,诸葛亮等显贵人物都到了场,他们的车辆装饰很漂亮,董允下车后表现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而费祎却泰然自若。驾车的人返回后,董和向他询问此行的情况,知道了两人的表现,就对董允说:“我常常疑心自己还没有分辨出你和费文伟的高下,从今以后,我清楚了。”
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祎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禅继位后,他们任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处迎接。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祎与自己同乘一车,从此众人莫不对费祎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吴国。诸葛恪、羊衜等人,知识广博,才能卓越,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而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滔滔不绝,含义深刻,据理回答,对方始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祎,对他说:“您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一定能成为蜀国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恐怕不能多次来我们东吴了。”费祎回蜀后,升为郎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祎任参军。建兴八年,费祎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 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祎就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之所以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祎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职务。
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山,后主授予费祎符节,他率领士兵前去抵御。光禄大夫来敏到费祎处告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战事正急,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盔,战车整备完毕,而费祎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急躁厌倦的样子。来敏说:“我来这里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费祎到了兴势山,敌人就撤退了,费祎被封为成乡侯。后来,蒋琬一再推让益州的职务,费祎便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报效蜀国所立的功名,大致与蒋琬并列。延熙十一年,费祎出驻汉中。从蒋琬到费祎,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他们受到的尊崇信任就像这样。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魏国降将郭循也在座。费祎畅饮沉醉,被郭循亲手持刀所害,赠谥号为“敬侯”。
公众号搜题更便捷
扫码关注题大师公众号
文字、语音、截图都可搜题
亿级题库 秒出结果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