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学题库 > 历史学

问题:

简述“党人”和太学生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经过和意义。

参考答案:

斗争形式:
一是上书苦谏。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吏向皇帝上书,指斥宦官擅权的弊端。然而官僚的上书苦谏不仅无效,而且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二是清议。儒生利用“风谣”大造舆论。清议的产生,就是乡党士大夫树立自己的正当价值标准,对人物进行重新评判。
三是集会运动。太学生对宦官专权愤愤不平,先后掀起学潮。
四是弹劾镇压。一些在朝的正直官吏利用合法的权力,直接打击镇压宦官及其党羽。
禁锢与屠杀:官僚、儒生集团的斗争,给宦官以很大的威胁。因此,宦官集团寻机进行报复。桓帝延熹九年(166),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其导火线是“张成事件”。宦官推波助澜,大造冤狱,朝野上下一片恐怖。他们动用酷刑逼供牵引同党,企图一网打尽。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宦官集团的残酷迫害活动,并没有吓倒正直的官僚和儒生。太学生把当时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知名人物,冠以“三君”、“八俊”等称号,这无疑是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三年以后,宦官又掀起了规模更大、株连更广、时间更长的对官僚、儒生的迫害活动,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
意义: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博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同情。由于这场斗争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只能是一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具有浓重的政治改良色彩。正因为如此,它仍然体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东汉统治的颓势已经不可逆转。

  参考解析

试题来源参考:

公众号搜题更便捷

    扫码关注题大师公众号

    文字、语音、截图都可搜题

    亿级题库 秒出结果

相关题库

●    古埃及文明 ●    恋爱心理学 ●    劳动通论 ●    病理生理学 ●    大数据技术 ●    生理学 ●    语言学概论题库 ●    历史学 ●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