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讲授知识B、教书育人C、教学艺术D、引导启迪
问题:
A、1900年之前B、1900-1920年C、1920-1960年D、1960年以后
问题:
A、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超前性C、一定的滞后性D、绝对的超前性
问题:
A、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B、巩固社会制度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D、发展生产力
问题: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问题: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B、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C、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D、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问题:
A、同行专家论证B、研究者自我评价C、行政部门评审D、研究团体评价
问题:
A、美国教育家杜威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C、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D、法国思想家卢梭
问题: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问题:
A、民主和法治B、民主和科学C、自由和平等D、科学和理性
问题:
A、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B、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C、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D、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问题:
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黏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
问题:
A、哲学B、教育学C、边缘学科D、综合学科
问题:
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