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init 5,B-init 6,C-reboot,D-halt
问题:
A-ICMP,B-ARP,C-TCP,D-UDP
问题:
A-IP地址,B-MAC地址,C-协议号,D-端口号
问题:
A-Telnet,B-FTP,C-SNMP,D-PPPOE
问题:
A-分段上层数据,B- 建立端到端的连接,C- 将数据从一端主机传送到另一端主机,D- 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问题:
A-核心层,B-汇聚层,C-物理层 ,D-接入层
问题:
A-Binary mode,B-十六进制,C-ASCII码,D-十进制
问题:
A-查看MODEM的状态是否正常,B-检查用户终端或者外线的是否存在问题,C-确认DSLAM端口是否存在故障,D-检查上层设备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问题:
A-通过串口方式登录,B-通过telnet方式登录,C-通过MODEM远程拨号登录,D-通过SSH方式登陆
问题:
A-数据交换,B-路由选择,C-通信流量控制,D-差错控制
问题:
A-TTL的最大可能值是65535,B-在正常情况下,路由器不应该从接口收到TTL=0的IP报文,C-TTL主要是为了防止IP报文在网络中的循环转发,浪费网络的带宽,D-IP报文每经过一个网络设备,包括Hub、Lan Switch和路由器,TTL值都会被减去一定的数值
问题:
A-IP地址分为A,B,C三类,B-A类地址分配给特大型网络,32位地址域中首位为0,C-B类地址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32位地址域中前两位为01,D-C类地址给小规模的网络,32位地址域中前三位为110
问题:
A-路由是OSI模型中第三层的概念,B-任何一条路由都必须包括如下三部分的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和下一跳,C-在局域网中,路由包括了以下两部分的内容:IP地址和MAC地址,D-IP路由是指导IP报文转发的路径信息
问题:
A-00-e0-fe-01-23-45,B-00e0.fe01.2345,C-00e.0fe.-012.345,D-00e0.fe112345
问题:
A-WWW是当今流行的因特网的前身网络; ,B-WWW使用URL来标识、定位各种文档;,C- WWW使用HTTP协议来传送超文本内容; ,D-WWW可以使用HTML来编辑、排版超文本内容